医学前沿
药品数据库分类,整合药品类目,指导指南,常见问题等方面,帮助您从海量数据快速找到药物精准信息。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怎么办?胆管癌新药靶向治疗有用吗?
- 分类:医学前沿
- 作者:伊顿健康
- 来源:伊顿健康
- 发布时间:2020-12-01 17: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仅仅针对晚期胆管癌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引流治疗方案以及采用护肝药物,但黄疸的出现是因胆管癌而起,因此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才是根本,目前胆管癌靶向药疗法业已开启,同期国内临床招募活动也已开始,胆管癌患者一旦入组,即可免费用药。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怎么办?胆管癌新药靶向治疗有用吗?
【概要描述】仅仅针对晚期胆管癌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引流治疗方案以及采用护肝药物,但黄疸的出现是因胆管癌而起,因此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才是根本,目前胆管癌靶向药疗法业已开启,同期国内临床招募活动也已开始,胆管癌患者一旦入组,即可免费用药。
- 分类:医学前沿
- 作者:伊顿健康
- 来源:伊顿健康
- 发布时间:2020-12-01 17:28
- 访问量:
伊顿健康导读
胆管癌属于隐匿性的癌症,常规的体检是无法检测到的;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在检查其他疾病或出现明显症状(比如黄疸)时才发现患病,此时患者已处于胆管癌晚期,治疗选择有限,生存期不长。随着胆管癌新药靶向治疗的兴起,处于胆管癌晚期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的原因
黄疸是胆管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6.5%,一般出现在胆管癌晚期,患者可能会因黄疸症状就诊发现癌症。黄疸是多是胆道阻塞的结果,肿瘤使得胆汁无法向下正常流动,胆汁反流进入血液中,本应随着胆汁排泄掉的胆红素也回到血液中,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全身性积累形成阻塞性黄疸。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还有可能是胆管癌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肝内多发转移,无法代谢胆红素从而出现黄疸症状。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一般发生在肝外胆管癌患者中,黄疸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加深;肝内胆管癌患者一般出现腹痛,不常伴随黄疸,但肝内胆管分支受阻时也会出现黄疸,症状较浅。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症状的表现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表现为除白色的眼睛,患者的手掌,嘴巴和皮肤都变黄,尿液变成褐色。由于胆汁没有排泄掉,因此粪便呈现灰白色。胆汁中积聚的细菌可能会是胆管癌晚期患者被感染并引起发烧。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怎么办?
胆管癌晚期出现黄疸的常规治疗
1、胆管癌治疗的常规方案是手术切除,但是胆管癌晚期是不适合做手术切除肿瘤的,通常采取保守治疗缓解黄疸症状。
2、胆管晚期出现黄疸主要采用引流的治疗方案。胆道阻塞,胆汁淤积,通常通过胆道引流缓解症状,胆道引流常用方法为ERBD胆道支架引流术和PTB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3、可以服用一些护肝药物。比如服用托尼耐酸片等西医疗法护肝、去黄疸。
5、化疗以及放射性治疗。使用化学类的药物抑制癌细胞,控制住病情,黄疸也会慢慢消退。
胆管癌新药靶向治疗有用吗?
黄疸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胆管癌,所以只要控制住胆管癌病情,就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Pemigatinib、ivosidenib、Derazantinib和 Infigratinib等胆管癌新药在临床中显示治疗胆管癌显著有效,所以胆管癌新药靶向治疗对黄疸有用。
这些胆管癌新药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处于胆管癌晚期患者的非一线疗法。对于一线治疗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无法再次手术的胆管癌晚期患者而言,胆管癌新药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型药物。
胆管癌新药对胆管癌晚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安全性):
1、Pemigatinib
Pemigatinib 靶向治疗FGFR2融合/重排,对疾病的控制率高达82%,显著改善胆管癌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
Pemigatinib临床治疗胆管癌晚期患者的不良事件为高磷血症(55%), 脱发(46%)、腹泻(38%)等,不良事件安全可控。
2、Ivosidenib
ivosidenib 靶向治疗IDH1突变的胆管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3%,中位生存期9.7个月,显著提高胆管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2.7个月,总生存期延长至10.8个月。
Ivosidenib临床治疗胆管癌晚期患者的三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常见不良事件是恶心、腹泻、乏力、咳嗽等;特殊不良事件为心电图上的 QT 间期延长。
3、Infigratinib
Infigratinib是选择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中治疗化疗失败、FGFR2融合的胆管癌晚期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3.6%。临床中25.4%的患者部分缓解,57.7%的患者疾病稳定,11.3%的患者疾病进展。
4、Derazantinib
Derazantinib为FGFR激酶抑制剂,对FGFR1、2、3具有很强的活性,29例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为21%,疾病控制率也达到了83%。
5、Futibatinib(TAS-120)
Futibatinib是高选择性、不可逆的泛FGFR抑制剂。临床中4例胆管癌患者接受Futibatinib抑制剂,最终2例患者显示有效,2例患者病情稳定,Futibatinib疾病控制率近100%,而且其中有两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一年,Futibatinib治疗胆管癌前景广阔。
总结:胆管癌新药的靶向治疗对胆管癌患者显著有效,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改善黄疸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胆管癌要早发现早治疗,定期进行癌症方面的检测,防患于未然,较早治疗,减轻病痛的折磨。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使是处于胆管癌晚期的患者也将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阅览
《针对胆管癌FGFR基因融合pemigatinib效果惊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2019 常州伊顿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504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常州